雌菊花的底部叶子焉了怎么办(菊花下面的叶子总是软)
新买来两星期的菊花,叶子突然蔫了,怎么办? 菊花,叶子突然蔫了主要是因为浇水过多了。菊花怕积水,喜湿润,短日照植物,平日土壤偏干点再浇水,如干了叶蔫了浇点水就有好了。 1、菊花 菊科菊属宿根草本植物,菊花(拉丁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 )Tzvel.):在植物分类学中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按栽培形式分为多头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栽培类型;有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午抱等栽培类型。不同类型里的菊花又命名各种各样的品种名称。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公元八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国菊花遍及全球。 2、生长环境 菊花为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下能提早开花。喜阳光,忌荫蔽,较耐早,怕涝。喜温暖湿润气候,但亦能耐寒,严冬季节根茎能在地下越冬。花能经受微霜,但幼苗生长和分枝孕蕾期需较高的气温。最适生长温度为20℃左右。 菊花的适应性很强,喜凉,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最高32℃,最低10℃,地下根茎耐低温极限一般为一10℃。花期最低夜温17℃,开花期(中、后)可降至15-13℃。喜充足阳光,但也稍耐阴。较耐干,最忌积涝。喜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轻松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在微酸性到中性的土中均能生长,而以PH6.2-6.7较好。忌连作。 秋菊为长夜日植物,在每天14.5小时的长日照下进行茎叶营养生长,每天12小时以上的黑暗与100摄氏度的夜温则适于花芽发育。但品种不同对日照的反应也不同。 3、栽培技术 盆土 宜选用肥沃的砂质土壤,先小盆后大盆,经2-3次换盆,7月可定盆;定盆可选用6份腐叶土、3份砂土和1份饼肥渣配制成混合土壤。浇透水后放阴凉处,待植株生长正常后移至向阳处。 浇水 春季菊苗幼小,浇水宜少;夏季菊苗长大,天气炎热,蒸发量大,浇水要充足,可在清晨浇一次,傍晚再补浇一次,并要用喷水壶向菊花枝叶及周围地面喷水,以增加环境湿度;立秋前要适当控水、控肥,以防止植株窜高疯长。立秋后开花前,要加大浇水量并开始施肥,肥水逐渐加浓;冬季花枝基本停止生长,植株水分消耗量明显减少,蒸发量也小,须严格控制浇水。浇水最好用喷水壶缓缓喷洒,不可用猛水冲浇。浇水除要根据季节决定量和次数外,还要根据天气变化而变化。阴雨天要少浇或不浇;气温高蒸发量大时要多浇,反之则要少浇。一般在给花浇水时,要见盆土变干时再浇,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但不要使花盆汪水,否则会造成烂根、叶枯黄,引起植株死亡。 施肥 在菊花植株定植时,盆中要施足底肥。以后可隔10天施一次氮肥。立秋后自菊花孕蕾到现蕾时,可每周施一次稍浓一些的肥水;含苞待放时,再施一次浓肥水后,即暂停施肥。如果此时能给菊花施一次过磷酸钙或0.1%磷酸二氢钾溶液,则花可开得更鲜艳一些。 摘心与疏蕾 当菊花植株长至10多厘米高时,即开始摘心。摘心时只留植株基部4-5片叶,上部叶片全部摘除。待长出5—6片新叶时,再将心摘去,使植株保留4-7个主枝,以后长出的枝、芽要及时摘除。摘心能使植株发生分枝,有效控制植株高度和株型。最后一次摘心时,要对菊花植株进行定型修剪,去掉过多枝、过旺及过弱枝,保留3—5个枝即可。9月现蕾时,要摘去植株下端的花蕾,每个分枝上只留顶端一个花蕾。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菊花买回家就蔫了怎么救?当买回来的菊花发蔫后,可以将枝条下端的叶子去除,并将花枝的根部斜剪下2-3cm,这样能增加它吸水能力。 准备好一个干净的容器,在里面装上水,然后将小雏菊插到水中,每天都要换新水。家里有保鲜剂的话,也可以加在水中,在换水时还要适当剪短根部,这样它就能存活时间更长了。 养护要求: 1、温度 因菊花种类过多的原因,所以其生长习性也不尽相同。每种植物都有最喜欢的温度,它也不例外,其温度在19、20度左右为宜。喜凉爽、较为耐寒,室外种的它耐寒抗热不易死亡,盆中养殖的它要格外注意严冬和酷夏。 2、水分 菊花对水分的需求较多,但也要合理的浇水,太多也是不好的。在多水的雨季少浇水,在少雨的旱季可以多浇一些。夏天还有开花的时候,每天浇两次水。早上一次,晚上一次。别的时候每天浇一次就好,没有特别限制,最好时间较为固定。浇水别冲坏根茎,注意这点。 菊花叶片枯落咋回事?菊花叶片枯落的防治措施是什么? 在家里和花园里盆栽的菊花经常遭受叶枯病,主要是由于褐斑病和斑点病造成的损害。菊花叶枯病每年到处发生。为了保证菊花的正常生长和开花,需要对菊花进行早期防治,今天就来介绍一下菊花叶枯病的防治措施。 1.菊花叶枯病的症状 受害植株的老叶下部出现大小到微黄和紫褐色的点状,逐渐向上不发育,病害被接成片以致整片叶片发黄,然后变黑,大量叶片焦黄、脱落。轻度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开花效果,严重时整株枯萎。 2.菊花叶子枯萎的规律 第一,该病的发病高峰在8-9月。 第二,植物过密、通风不良时病害严重。 第三,这种疾病在炎热多雨的天气里会严重发展,尤其是雨后。 第四,品种对这种疾病的抵抗力不是很强。 3.菊花叶枯病防治措施 1、合理反茬。家庭盆栽菊花应每年更换一次新土,土壤要求疏松肥沃,园内种植的菊花应避免连作,特别是病情严重的地块应采取轮作,减少病源。 2、科学管理。一、科学浇水,浇水要适度,要求晴天多浇水,但不能长时间浇水,阴天少浇水。二是科学施肥,种植前要给种植土壤施肥,生长中期可以追施腐熟的饼肥或沼液或磷钾肥,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性和恢复力。 3、改善环境。园内菊花应合理密植,密度不宜过大。盆栽菊花要间隔开,不能太密,以改善通风和光照条件,这样有利于植株健壮生长。 4、去除病叶。如果发现病叶,要及时摘除。情况严重的话,还应该拔掉病株,烧掉或者深埋。菊花开花后,将地上部分剪掉,集中焚烧,消除病源浸润。 5、药学控制。可以通过喷洒一比一千的波尔多液来预防疾病的早期。该病可用百分之七十甲氧基茶碱一千倍倍液和百分之八十敌百虫五百倍倍液或百分之四十五百菌清和百分之五十多菌灵一千倍倍液混喷,可收到明显的防治效果。 |